RISC-V32个寄存器和译码模块(2)CPU硬件模块 图图 2021-06-16 635 文章 4 Comments 现在的cpu 设计中, 已经不是像早期的cpu 设计那样泾渭分明了, 可能一个cpu 即支持 普林斯顿架构,同时支持哈弗架构。 根据程序,数据的不同, cpu 可以从不同的区域将数据读出,或者写入。 主讲老师:William、YVONNE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赞(1)微海报分享 Posted in 文章Tagged RISC-V视频课程, 视频课程 文章导航 Previous Previous post: FII-PRX100-D开发板FPGA的烧录和RISC-V 软件代码下载Next Next post: FPGA工程师(20-25k) 4 Comments wangff 2021-09-28 at 4:21 下午 登录以回复 老师好,在听课中遇到几个问题,请老师解答: 1、授课中老师提到sys_dcm模块为pll核,会分频出8.388M的时钟频率,然后在verilog中自己处理为32.768K时钟频率,请问时钟频率的M与K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呢? 另外这里的32.768K时钟频率是必须这么大吗,这个32.768K时钟频率的设置依据是什么呢? Yvonne 2021-09-29 at 12:20 上午 登录以回复 1 M = 1024 k 32.768k = 2^15,通常用于整数分频得到秒。32.768k是一个常用的晶振,在市场上可以轻松买到。 wx3E9Y49LGPB 2021-08-09 at 8:45 上午 登录以回复 学习 wangff 2021-07-31 at 5:51 下午 登录以回复 本堂课以设计框图的方式介绍了RISC-Vcpu设计原理,并详细讲解了冯诺依曼结构(普林斯顿架构)与哈佛结构的优缺点。 本堂课对冯诺依曼结构(普林斯顿架构)与哈佛结构讲解很透彻,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有益处,可以很好的普及基础知识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 相关链接 AD18_Gerber(光绘)文件输出Gerber文件是一种符合EIA标准,用于驱动光绘… 赞微海报分享 以太网工程中双端口RAM的使用在以太网工程中, 我们使用了很多双端口IP ,用于… 赞微海报分享 Xilinx SelectIO datasheet赞微海报分享 赞微海报分享 网速检测及Verilog实现技巧在局域网中目前物理层(Phy)芯片基本都支持10M… 赞微海报分享 Ethernet development structure 开发工程源代码:(注册用户可见) 本… 赞微海报分享 网络 MAC 地址用法详解MAC( Media Access Control… 赞微海报分享
wangff 2021-09-28 at 4:21 下午 登录以回复 老师好,在听课中遇到几个问题,请老师解答: 1、授课中老师提到sys_dcm模块为pll核,会分频出8.388M的时钟频率,然后在verilog中自己处理为32.768K时钟频率,请问时钟频率的M与K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呢? 另外这里的32.768K时钟频率是必须这么大吗,这个32.768K时钟频率的设置依据是什么呢?
Yvonne 2021-09-29 at 12:20 上午 登录以回复 1 M = 1024 k 32.768k = 2^15,通常用于整数分频得到秒。32.768k是一个常用的晶振,在市场上可以轻松买到。
wangff 2021-07-31 at 5:51 下午 登录以回复 本堂课以设计框图的方式介绍了RISC-Vcpu设计原理,并详细讲解了冯诺依曼结构(普林斯顿架构)与哈佛结构的优缺点。 本堂课对冯诺依曼结构(普林斯顿架构)与哈佛结构讲解很透彻,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有益处,可以很好的普及基础知识。
老师好,在听课中遇到几个问题,请老师解答:
1、授课中老师提到sys_dcm模块为pll核,会分频出8.388M的时钟频率,然后在verilog中自己处理为32.768K时钟频率,请问时钟频率的M与K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呢?
另外这里的32.768K时钟频率是必须这么大吗,这个32.768K时钟频率的设置依据是什么呢?
1 M = 1024 k
32.768k = 2^15,通常用于整数分频得到秒。32.768k是一个常用的晶振,在市场上可以轻松买到。
学习
本堂课以设计框图的方式介绍了RISC-Vcpu设计原理,并详细讲解了冯诺依曼结构(普林斯顿架构)与哈佛结构的优缺点。
本堂课对冯诺依曼结构(普林斯顿架构)与哈佛结构讲解很透彻,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有益处,可以很好的普及基础知识。